端午節連假我們一夥人來到桶後林道,一路從台北開到桶後林道13.5K處約兩小時。

用google map導航桶後溪營地,沿路9.3K、13.5K處皆有適合的營地。

https://goo.gl/maps/HvWMk5VjtUeGnTG27(點擊搜尋)

  

蔬菜黑芝麻炒泡麵。

這次為了避開端午節人潮而提早出發,預計抵達目的地是午餐時間,所以多準備一餐。於是方便、簡單的炒泡麵就是中餐最好的選擇。

泡麵先用煮滾的水燙軟,擱置一旁(依個人洗喜好決定麵的軟硬程度,我偏愛有嚼勁的口感)。

再將洋蔥、紅蘿蔔、鴻禧菇、青菜依序下鍋快炒,拌入半包附有的調味粉以及剛才煮軟的泡麵,最後灑上些許的黑芝麻提香。

過程五分鐘,一樣是泡麵,多了些變化。

  

午餐過後就是玩樂的時間,這邊非常適合玩水,但要特別注意有幾處水位較深,並要留意溪水暴漲。

  

石墻蝶通常位於中低海拔,第一眼瞥過像是一團枯葉,近看斑紋才發現這麼像天使鋼彈;我們蹲在一旁拍了很久,牠們似乎不怕人,也或許是以不變應萬變,一動不動,讓我們拍個夠。

另外還有溪邊常出現的牛蠅,外觀看起來像蒼蠅,然後體型乘以兩倍大,他以哺乳類的血液維生,被叮咬時非常痛!

  

有看過草叢裡塞的藍白條紋天幕嗎?

這次遇上了幾個大哥,看起來是這裡的常客,離開時還好心的告訴我們:「這天幕你們都可以用」,我基本上是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。

當然很感謝他們的熱心,但是要離開應該保持山林的原始性,所有人為的物品在我眼裡都像垃圾。

達哥:「請帶走自己的垃圾,如果可以請帶走更多垃圾」。

  

早餐吃香菇煎蛋。

用富野雞蛋和炒泡麵剩下的鴻禧菇煎了一片香菇煎蛋,原本很擔心蛋會沾鍋,結果出乎意料的把蛋煎得恰恰。

先把鴻禧菇下鍋炒過,它的香味會釋放出來,這時候再將雞蛋打入鍋內拌勻,用微火慢煎,因為是不沾鍋的關係,可以輕鬆地將蛋的表面煎到酥脆。

每個人對蛋的熟度都有一定的堅持,這時候就看個人喜好,隨時起鍋享用。

如果沒有不沾鍋,我想蛋料理一輩子都不會出現在我的料理清單上。

對了,這是單手打蛋沒錯。

  

黑芝麻鬆餅。

登山的料理很有趣,因為得思考如何用最簡便的食材和工具,做出最美味的料理。

首先是餐具,他應該要是一個「系統」,而非單一的「器具」,就好比鈦杯可以放在鍋具裡頭、餐盤可以收納在不沾鍋內,所以你必須了解各個物品的尺寸和大小。

食材也不例外,以圖中的黑芝麻鬆餅來舉例,這次所準備的食材,就包含著早餐使用的雞蛋、還有前一天的黑芝麻粉,簡單來說,它們就是一系列的套餐。最重要的,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,珍惜每一樣食物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觀念溝通一下。

回程的時候夥伴們一手垃圾袋,一手鐵夾,身上背著十多公斤的裝備,沿路看到垃圾就撿,一個不放過,我百思不解,是什麼樣的人會把自己的垃圾散落於自己身在的美麗家園。

更沒辦法原諒的是,沿林道下山的產業道路上,堆滿成堆的垃圾袋,是以為會有垃圾車來收嗎?所以看見垃圾堆就理所當然繼續往上疊,自己的的垃圾自己帶回家,分類、回收,一點都不難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 蔬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